面部脂肪萎缩

更新日期:2025-07-04 来源:未知 作者:管理员

面部脂肪萎缩是指发生在面部的皮下脂肪萎缩症,疾病刚开始发生时往往都是从小面积的凹陷开始,大部分患者都不会在意,随着时间的推移疾病越来越严重,凹陷的面积越来越大,才引起患者的注意。

其实这种病是“偏侧面脂肪萎缩”,即皮下脂肪组织萎缩。皮下脂肪萎缩(lipoatrophy)发生可能与病人接受皮下或肌肉注射皮质类固醇激素有关。皮下脂肪萎缩主要表现为进行性的皮下脂肪组织消失或消瘦,可出现皮肤皱褶凹陷,捏起困难,常起病于脸部,继之影响颈、肩、臂及躯干,有些病人脂肪消失只限于面部或半侧面部、半侧躯体,肌肉、骨质、毛发、乳腺及汗腺均保持正常,无肌力障碍,多数体力不受影响。该病多数于5-10岁前后发病,女性较为常见。

诊断要点:见于任何年龄。多见于躯干部位。皮下脂肪限局性萎缩,其上皮肤纹理正常,毛孔正常,皮肤紧贴在其下的肌膜上。

通过治疗主要是改善局部的情况,控制病情的发展。原因有两种:

1、由全身营养障碍、废用、内分泌异常而引起的脂肪变性,脂肪结构异常等病因产生的脂肪萎缩。

2、外伤、遗传、中毒、代谢异常、感染、变态反应等引起的脂肪萎缩,此种分类临床意义不大,因病因一时难以明确。治疗还是要先检查明确病因在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