肌肉萎缩长久不治的危害

更新日期:2025-07-04 来源:未知 作者:李医生

肌肉萎缩的发病病因比较复杂,因此,在医学上也存在很多种治疗方法,正是由于治疗方法太多,就很容易让患者进入误区,以致于造成病情的加剧,肌肉萎缩久治不愈危害巨大,所以,一旦患有肌肉萎缩症状,就一定要及时去附近医院就诊,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期。

面肌萎缩

  “神经损伤”导致肌肉萎缩

那么,肌肉萎缩长久不治的危害有哪些呢?

第一、长期肌肉萎缩易引发并发症,肌肉萎缩的患者特别要注意,肌肉萎缩的危害会使身体出现相关病变,肝、肾、脏腑功能、微血循环系统都会受之影响,久而久之,则会导致脑、肾、脏腑功能衰竭、气血虚弱、阴阳失调、贫血、失眠、忧郁、肌肉挛缩、联带运动、 上睑下垂、精神病等病症的发生,危害人身健康、危及生命,后果不堪设想。

第二、神经损害,这主要是肌肉萎缩下运动神经元及其损害所致,前角细胞及脑干运动神经核损害时肌萎缩呈节段性分布,以肢体远端多见,对称或不对称,不伴感觉障碍,常出现肌束颤动,肌力和腱反射程度与损害程度有关,肌电图见肌纤维震颤电位或高波幅运动单位电位,活检见肌肉萎缩变薄,镜下呈束性萎缩改变。

第三、血管损害也是面肌萎缩的一种危害之一,血管萎缩已发生中枢性肌萎缩,一般伴反射亢进或病理反射。缺血性肌萎缩多因各种动脉炎、血栓形成等肌肉缺血和无菌性坏死而致。废用性肌萎缩则与长期不运动有关。且多为可逆性。

第四、肌肉萎缩累及其它器官,由肌肉本身疾病所致。萎缩不按神经分布,常为近端型骨盆带及肩胛带对称性肌萎缩,少数为远端型。伴肌力减退,无肌纤维震颤和感觉障碍。血清肌酸磷酸激酶、乳酸脱氢酶、谷草转氨酶、磷酸葡萄糖变位酶、醛缩酶等均不同程度升高,肌权磷酸激酶最为敏感。肌电图特征性改变为出现短时限多相电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