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发性肌炎的诊断依据是什么?

更新日期:2025-07-13 来源:未知 作者:李医生

多发性肌炎的病症主要表现在肌肉上,主要表现就是四肢的无力,还有身上的肌痛等。而对于这种病症是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的,因此,诊断就是关键的一步。

一、多发性肌炎表现

①.四肢对称性无力伴压痛;

②.血清酶活性增高,CPK、LDH均高,尤以LDH更为敏感。

③.肌电图上见自发性纤颤电位和正相尖波;

④.肌肉活组织检查见肌纤维变性,坏死,再生,炎症细胞浸润,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等。

二、病史及症状

多见于20-40岁妇女,部分病人病前可有感染史,以对称性近端肌无力、肌痛,可伴全身症状(发热)和系统受累(呼吸肌、吞咽肌、肺、皮肤),以及与恶性肿瘤的关联。查体可见肌压痛、无力、腱反射减低。

三、辅助检查

1、血清CPK、LDH、GOT均升高,血清肌红蛋白含量明显增高,血清蛋白电泳α、r球蛋白及血清IgG、IgA、IgM增高。半数以上患者血沉快。

2、24小时尿中肌酸排出量可显著增加,>1000mg/24小时,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。

3、肌电图:插入电位延长,可有肌强直样放电活动。轻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平均波幅降低,时限缩短,可有大量纤颤波。多相波增多,重收缩时出现低波幅干扰相或病理干扰相。

4、肌肉活检:示变性、坏死、炎细胞浸润,肌纤维肿胀、呈玻璃样、颗粒性或空泡性变、间质水肿,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。

5、心电图:异常率可达40%左右,心动过速,心肌炎样表现,或出现心律不齐等。

四、 鉴别:需与肌营养不良、甲状腺功能障碍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相鉴别。